搜索
海盐博物馆欢迎您
首页
新闻动态
海盐博物馆
黄骅博物馆
历史文化
临时展览
教育活动
网上博物馆
政策法规
留言板
机构设置
服务指南
珍藏古物
馆内文化
货币讲解
盐博大讲堂 盐文化的思考和感悟
浏览数:
1
次
盐博大讲堂第三期,我馆邀请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黄骅市作家协会顾问——曹俊英老师为大家讲述新作《百味之祖——行走在盐的世界》的创作历程以及对盐文化的思考和感悟。
曹老师首先为观众解读了“盐”字深刻的历史渊源,许慎《说文》第十二章中载:“盐,咸也,从卤监(咸)声。” 清代的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解释说:“盐、卤也。天生曰卤,人生曰盐。”对盐本义的阐述之后,曹老师又引申到自己创作以盐为中心的散文集的缘起,首先是对家乡的热爱,黄骅是长芦盐的重要产区,具有悠久的制作历史,河北海盐博物馆也是全国少数以盐为主题的博物馆,家乡深厚的盐业文化使曹老师萌生了创作一部以盐为主题的散文集的想法。三年来行走了中国主要的盐业产地,与当地的文化学者进行深入交流,曹老师骨子里对文化充满了热爱。创作也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就是“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知识的学习便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曹老师还讲到了重要的盐业历史人物,如夙沙氏、胶鬲、管仲舜帝,与此同时,盐在历史上还与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司马迁盛赞盐商之始猗顿:“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岂猗顿之谓乎。这便是盐在经济贸易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古代史中长期实行的“盐铁官营”,也正是因为盐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清代江南盐商的崛起也为戏剧的兴盛提供了重要的财力支持,徽班进京,便催生了京剧。曹老师最后谈到自己对盐的哲学思考,盐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必需品,盐给予人力量,盐也是重要的调味品,起着重要的调和作用。
讲座的最后,我馆为感谢观众的积极参与,特别邀请曹老师为大家签名赠书。讲座的成功举办宣传了黄骅深厚的盐业文化,也欢迎更多的朋友走进河北海盐博物馆。
扫码关注黄骅市博物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