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重点强调了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持续发展,博物馆教育、研究职能进一步发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凸显。教育成为新时代博物馆传承文化使命的重要目标和神圣职责。
黄骅市博物馆(河北海盐博物馆)围绕这一主题,于5月18日前后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一个主题展览、一次签约共建、一场特色社教、一堂盐博科普、一次普查宣传,旨在进一步拓展教育方式,拓宽服务人群,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物育人”的重要作用,真正办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
引进《蜀地风 盐都韵》书画精品展
展览汇聚了明代“吴门四家”之一的仇英,清末学者、诗人、书画家赵熙,“草书圣手”陈无垢,宫廷画师王诏,“一代宗师”张大千,漫画家和翻译家丰子恺,蝴蝶画家詹联科等名家杰作60余幅,他们的笔墨气韵里散发出了千年盐都的独有韵味,是近年来黄骅市博物馆引进展览中分量最重的一个,同时,这些书画作品也是第一次出省展出。这些作品皆出自名家大师之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且很少对外公开展出,此次展览可谓渤海新区黄骅市乃至河北书画界的盛事,其价值不言而喻。
沧州交通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黄骅市博物馆揭牌
5月18日,黄骅市博物馆携手沧州交通学院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基地将在思政教育、文创设计、志愿服务等领域深化“馆校”合作,建立文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博物馆与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举措。黄骅市博物馆是一座全面反映渤海新区黄骅市地域文化的综合性、地志类博物馆,也是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我馆将充分利用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优质资源,搭建学习实践平台,与沧州交通学院一起努力推出更加多样的合作项目,更加丰富的合作形式,共担育人使命,共创育人成果。
黄骅市博物馆与沧州交通学院联合举办本次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是发挥资源优势、精准双向赋能,推进博物馆与高校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的有效途径,下一步将通过项目化推进、品牌化打造,引导和支持更多青年学生走进黄骅、了解黄骅,投身实践、奉献社会,宣传渤海新区黄骅文化。
多彩纷呈特色社教活动
志愿者书画T恤DIY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于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丰富志愿者的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我馆特别策划了一场志愿者书画T恤DIY社教活动。
活动中,工作人员提前为志愿者们准备好纯白T恤、颜料、画笔等材料,授课老师为大家讲解T恤彩绘的画法和注意事项。志愿者们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以T恤为画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五彩的颜料在T恤上尽情挥洒,描绘自己心中的多彩世界。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书画艺术与T恤DIY的结合,让志愿者们在创作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多彩纷呈特色社教活动
盐韵丹青 多彩海盐画
为使青少年了解黄骅盐历史,传播海盐文化,感受传统书画艺术背后的盐业故事,丰富课余生活,我馆举办“盐韵丹青 多彩海盐画”主题社教活动。
活动中,工作人员为孩子们进行彩盐画的示范,并详细说明了每一个步骤:首先利用铅笔在黑卡纸勾画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在勾画的图案上涂抹一层薄薄的乳白胶,之后撒上洁白无瑕的海盐,再将画板轻轻一倒清除多余的盐末,随后用彩笔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一幅漂亮的彩盐画就制作成功了。孩子们结合工作人员的讲解后开始动手,老师与志愿者在一旁对孩子们耐心的指导着。
作品完成后,孩子们都表示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盐还可以画画!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盐的知识和绘画的技巧,也感悟到盐文化的魅力。
多彩纷呈特色社教活动
因盐说画 丹青盐都
为弘扬盐业文化,展现盐业的独特魅力,我们特别策划了《蜀地风 盐都韵—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藏书画精品展》直播参观打卡活动。此次活动邀请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北省书画院青少年创作委员会主任、黄骅市书画院副院长、黄骅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刘平军为青少年朋友讲解书画作品。
孩子们在刘老师的讲解下对展览作品有了深刻感悟,通过和老师的互动,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艺术作品的内涵。
随后,参加打卡活动的小朋友们又跟随讲解员参观了河北海盐博物馆与黄骅市博物馆,学习了中国盐史与黄骅盐业的发展,领悟大海的奥秘。此次参观打卡活动,小朋友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多彩纷呈特色社教活动
妙不可“盐”做盐雕
5月17日,黄骅市博物馆开展妙不可“盐”主题社教活动。此次活动迎来了骅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一起学习海洋生物知识,感受海洋文化魅力。
活动中,我馆讲解员带领小朋友们参观了海洋生物展厅,孩子们不禁发出感叹“哇!鲸鱼、贝壳、珊瑚……”孩子们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
参观完展厅后,孩子们回到社教活动室,工作人员准备好活动的材料:按比例配置好的食用盐、硅胶模具等。在经过工作人员示范后,小朋友们动手制作人生的第一个盐雕作品。“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体验到了盐的魅力,也了解了盐的制作过程。我也明白了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参加活动的一个小朋友说。
盐博课堂进校园
5月17日,河北海盐博物馆“盐博课堂”进校园活动走进实验小学,给同学们分享了以“一盐千年”为主题的科普知识。活动伊始,讲解员通过《煮海歌》带领同学们了解煮盐工人的辛苦,随后又讲述了海盐发展史、陶器煮盐、金属器煮盐、日晒制盐、砚晒制盐等内容,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
活动来到小实验环节:石莲子测试卤水浓度,讲解员告诉他们要通过不断在水里加盐观察石莲子是否漂浮来测试卤水浓度。小朋友们了解制盐方法后,也纷纷动手体验“盐”带来的科学魅力。此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对盐文化的热爱与兴趣,增强了他们对家乡历史的自豪感。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
我馆在博物馆广场向广大市民发放《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河北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征集不可移动文物线索的公告》等宣传资料,宣传阐释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动员全社会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为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提供坚强思想舆论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