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市博物馆欢迎您  河北海盐博物馆参与支持“沧州市持证导游进景区实训活动”,对持有导游身份标识的导游员免费。 

河北海盐博物馆 2024 年工作总结

2025-03-21 16:12浏览数:21

2024 年,我馆累计接待观众 20 余万人,提供讲解服务266 场次,黄骅市博物馆成功晋级“国家二级博物馆”,并被河北省文物局评为“2023 年度全省文物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河北海盐博物馆被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一、临展社教宣传

1.举办了《龙腾盛世—文物中的中国龙特展》《案上清风—黄骅市博物馆古代文房器物展》《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延安革命精神图片展》《九天揽月—2024 年全国科普日主题展览》《黄骅烈士事迹展》《石语千年—黄骅市博物馆馆藏北朝白石造像精粹》等 11 个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特色临展;引进了《蔚县剪纸艺术展》《大地丰碑—京津冀红色遗址遗迹展》《蜀地风 盐都韵-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展》3 个展览。

2.举办“冬游河北过大年”系列活动 4 期,“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 5 期,《雷锋展》进校园、进社区活动 41 期,“盐博课堂”(妙不可盐)活动 83 期,盐业文化研学游 30期,主题社教活动 56 期,盐博大讲堂 10 期;发布微信公众号 130 期、视频号 116 期、抖音短视频 43 期、抖音直播 34场,其中视频号“鹾卤黄骅 向海而生”浏览量突破 2 万人次;走进河北县级博物馆/河风海韵通丝路—黄骅市博物馆探访、黄骅市博物馆“见宝”系列通过凤凰网发布 50 期、县级博物馆也有镇馆之宝第二季通过纵览新闻手机端发布、一眼千年馆长带你看文物走进黄骅市博物馆河北文博探秘系列直播宣传活动使黄骅市博物馆、河北海盐博物馆知名度大大提升。

3.开发 30 多种以盐为主题的特色文创产品。其中,渤海盐雕先后荣获“第四届沧州文创和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创新创意奖”、“第五届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大运河专场暨沧州市文创大赛第四名”。

二、文物保护

1.开展渤海新区黄骅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印发《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和《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完成 126 处遗址点的复查工作。

2.开展大左庄隋唐制盐作坊第三阶段考古发掘工作。出土卤水井、摊场、卤坑、盐灶以及各类灰坑、灰沟等遗迹共计 30 余处。为进一步研究复原大左庄遗址所反映的渤海西岸隋唐时期制盐工艺、盐业管理等提供了真实充分的材料。

3.开展海丰镇遗址考古勘察工作,共计勘探面积 8.6 万平方米,圆满完成了既定的任务目标,全面理清了勘探区域的地层堆积状况,发现确认了 7 处遗迹,分别为道路(L)1 条,踩踏面(C)5 处和城墙一圈。

4.编制完成《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管理办法》并由市政府公布实行。

5.黄骅市博物馆开展馆藏文物评审定级工作。经鉴定:定为珍贵文物共计 28 件。其中,二级文物 6 件,三级文物22 件。

6.实施黄骅市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文物库房配置专用的文物储藏柜架,为易损易碎的珍贵文物配置文物专用囊匣,为重点文物展柜内配置微环境恒湿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对文物保存微环境实施有效的“稳定、洁净”调控,提升黄骅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综合能力。

7.接收全国盐文化场馆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穆家良、张萍夫妇向河北海盐博物馆捐赠的盐文化文物、文献共计 76件,丰富了河北海盐博物馆馆藏,增加了展示内容,体现了盐业文物收藏家对博物馆事业的大力支持。

三、学术研究

10 月 11 日至 13 日,“2024 年全国盐文化场馆联盟工作会议暨盐文化场馆时代价值及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渤海新区黄骅市召开。来自全国盐文化博物馆、盐文化景区、盐文化研究机构、盐业生产企业、盐文化文创单位等 49 家全国盐文化场馆联盟单位的 80 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 58 篇,并汇编成集,学术成果丰硕。本次会议为全国盐文化场馆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有力推动了盐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

2025 年工作谋划:

1.稳步推进渤海新区黄骅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2.实施大左庄盐业遗址抢救性考古清理项目;

3.实施兮城考古勘查项目;

4.大赵村惨案遗址、赵博生故居申报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5.做好全市文物保护和征集工作,配合基建开展抢救性发掘工作;

6.出版《盐文化场馆时代价值及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7.举办《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专题展》;

8.举办《国脉盐韵 鹾海遗珍——中国盐文化文物珍品展》,并召开盐文化学术研讨会。